《由诗带动的知性》(二)          /林高
——举南子诗歌为例

然而不妨从《跳高者》说起,这一首写于1963年,可看到南子早年不乏青春洋溢、刚劲明朗的风格。

 

不服膺於牛顿的发现

你是一枚永不堕地的苹果

生命的定义原是永恒的升华

你睁愤怒的瞳炯视命运的杆线

 

力的凝集,腿的骤发

你狂嘶雷哗如一奔马

骋到竿前轻盈的跃起

低掠过竿顶如一俯翔的鹰

 

於是乃有无数赞叹的掌声升起

如迟起风暴的喧嚣

 

 

其实,写于2016年的《长江图》,南子年已古稀,多半时候老禅在在,却仍读到他的脉搏有疾速跳动的时候,第一节以抒情之笔铺叙:

 

千山万树的泪滴
涓涓汇集
成为浩浩荡荡的
水流,从唐古拉山麓
一路奔驰,蜿蜒
如今,你所看到的
一望无际的流域
在东海出口
对岸呢?依靠摆渡人
像一支针和一缕线
密密缝上两岸的信息

 

可第二节就逆转,以他一贯的知性视角看人间的希望与失望:夜鸮彼此凝视、苦笑。第三节带入佛教哲学,彻底恢复南子的本色:千亿年后,此文明消灭,彼文明兴起,也无复重新谛视的可能。此诗以情入,写其所见之“热烈”;以理出,写其所知之“冷静”。诗题之浪漫想象与收尾是冷眼旁观恰恰形成一个对照。南子没有反对抒情而不抒情,大概对抒情也有了不同的看法。

(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