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学日志》(312):伍木忆流川

《忆流川》 文/伍木

新加坡诗人流川在1971年8月,通过新加坡的五月出版社出版诗集《晨城》。此书收入36首诗,书前有牧羚奴的序文,作者的代序《现实主义及其他》,书后有作者的《后记》。无论是代序还是后记,都是作者关于现代主义诗观的深刻表述。书的封面设计者是林木化,扉页题字者是吕振端老师,目录呈现是罕见的手写方式。

睹字思人。因为流川的字迹,再加上书封面的对半折痕,我才记得,这本书是诗人在1982年2月20日通过邮寄相赠的。

一代风华尽逝矣。犹记得1988年,我加入新加坡五月诗社,社长林方慷慨设宴款待新旧社员,当成是对新社员的欢迎宴,南子、流川、文恺等人皆有出席。席间,大家的勉励话语言犹在耳。

流川在离世前的几年,饱受病魔缠身以至于不成人形,大概十余年前,我曾前往大巴窑附近的疗养院探访他,那时的他已经完全没有意识了。

流川是新加坡现代诗的一面重要旗帜,他是《新加坡15诗人新诗集》的作者之一,也是新加坡五月诗社的创社社员之一。2011年,我的硕士论文《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(1945-1970)》,对于他的现代诗诗观多有引述。2014年,我协助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创作学会主编《新华文学大系。诗歌集》,收入他的三首诗,包括《晨城》中的《奥林匹克》。2017年,郭永秀兄与我联合主编的《五月诗选三十家》,也收入他的两首佛教组诗。

流川是南洋大学毕业生,我最喜欢的一首流川的诗是他写于1991年的《无法偿还的债》,当时他到访母校南大校园,触目所及皆是黍离之伤,挥笔疾书竟成一首绝唱。